潘喆,男,1924年生,辽宁本溪人。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,清史研究专家。毕业于东北大学。曾先后在本溪国民高等学校伪满王道书院、正定华北大学学习。潘喆教授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。1950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,后留校任教,为清史研究所教授。1988年8月,潘喆教授离休。潘喆教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论文《论清代的人丁》等,并参与编著《清入关前史料选辑》、《清代矿业资料》等清史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。其中,与陈桦教授合作撰写的《论清代的人丁》一文,明确指出,清政府编审和统计的人丁不是实际的人头,不能赖以推求人口,此文在清代人口数量的研究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,为清代人口史、财政史诸领域相关研究广泛引用。
潘喆学术成果摘录
论著:
与李鸿彬、孙方明合编:《清入关前史料选辑》(第3辑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1年。
与李鸿彬、孙方明合编:《清入关前史料选辑》(第2辑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89年。
与李鸿彬、孙方明合编:《清入关前史料选辑》(第1辑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84年。
与刘守诒、鲁素、韦庆远等合编:《清代矿业资料》(上、下),中华书局1983年。
与刘守诒、梁叔莹、李华、鲁素等合编:《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》(上、下册),中华书局,1980年。
论文:
潘喆、陈桦,“论清代的人丁”,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1987年,01期。
潘喆、唐世儒,“获鹿县编审册初步研究”,载于《清史研究集》第3辑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84年。
(本资料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首发,转载请注明出处)
|